经过1983年至1984年第二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2001年抗战时期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文物普查、2009年至2011年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2014年至2016年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嵩明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中央“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改革率先从农村取得突破,拉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至1982年底,全县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保证国家的,留足
1958年以来,嵩明经济建设出现了曲折和失误。主要表现在开展整风运动与反右斗争,各行各业“大跃进”,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小街东屯干部群众讨论农业生产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的两
1953年,国家开始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对粮食的需求日益增长。随着城镇人口增加和农民生活水平相对提高,粮食消费量逐年增加,造成粮食供应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小农余粮户存在待价惜售心理,不愿出售余粮,
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1952年7月,县委根据“积极慎重”的建党方针,公开党的组织和发展党员情况,将部分工作积极,作风正派的工农干部、机关干部、知识分子吸收入党。至1953年12月,全县共发展党员549
嵩明和平解放后,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在封建土地所有制下,地主阶级占有较多的土地,广大农民只有很少土地。1951年土地改革前夕,嵩明农村拥有耕地的情况是:占人口14.73%的地主、富农拥有耕地总数的22
1950年10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纠正镇压反革命活动的右倾偏向的指示》指出:“全国解放后,大陆上残留着二百万政治土匪和大批恶霸、特务、反动党团骨干及反动会道门头子,反革命活动十分猖狂。”《指示》要求
从1950年1月嵩明县县工委和县临时人民政府成立到1956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嵩明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嵩明和平解放后,县委领导各族人民,一方面,开展剿匪反霸、镇压反革命运动和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人民解放军向西南进军的压力和云南地下党组织长期统战工作的影响下,国民党云南省政府主席卢汉于1949年12月9日宣布起义。驻扎在昆明的部分国民党中央系统的军政机关也跟随起义。19
导语READ从1948年起,省工委每次派出干部到嵩明开展工作时都明确指出:要宣传发动群众,开展武装斗争,为夺取政权创造条件。在省工委的领导下,嵩明的武装斗争迅速开展起来。嵩明的武装斗争,主要是通过两种
嵩寻特支的成立1949年7月上旬,省工委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召集嵩明、宜良、马龙、曲靖、沾益地下党负责人在昆明举行会议,决定成立中共昆(明)沾(益)线中心县委,下设4个特别支部。其中,嵩(明)寻(甸)特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蒋介石为实现其独裁统治,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悍然发动内战。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建立独立、民主、富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解放战争。随着革命形
修建羊街机场抗日战争爆发后,云南成为中国抗战的大后方。为适应战争的需要,云南先后出动150多万人,在对原有的24个机场进行改扩建的基础上,又相继新建28个飞机场。这28个机场分布在呈贡、陆良、沾益、羊
云南大学上马坊校点1940年10月13日,日本侵略者的30余架飞机再次对昆明狂轰滥炸,仅向云南大学就空投炸弹30余枚,校舍多半被破坏。日寇的狂轰滥炸严重破坏了云大师生正常的教学秩序。为躲避日机轰炸,云
1930年底中共云南地方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云南的革命形势转入低潮。在上级党组织的关心和帮助下,1935年11月,成立中共云南临时工作委员会。1937年7月,恢复成立中共昆明支部委员会。中共云南临时工委
月亮出来月亮清,有囡莫嫁河湾村。半夜三更涨大水,全家老少动哭声。月亮出来月亮白,沿河好田种不得。种下庄稼不得收,全部冲下嘉丽泽。这首上游水库修建前流传在民间的嵩明民谣那段有水也是灾、干旱也是灾的苦难历
嵩明的历史居然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而且还有物证,不信?这就带你看看,相传是历史上见证当地各民族团结友好的盟誓之地的古盟台!古盟台原名盟蛮台,为圆形平台,用石围砌,现存面积约150平方米,高2米。台上立
时序交替,四季轮回。就在年复一年的流转里,多少时光悄然逝去,了无痕迹。幸好有这样一组老照片,记录和见证了与我们朝夕相伴的这座小城。发黄的老照片,打开了我们记忆的
曾经,嵩明这个平静的小城,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如遗世独立般的美好清新、岁月静好。 几根木头,一撮茅草也是一
早在旧石器时代,嵩明黄龙山附近就有了人类活动的痕迹。嵩明从汉代就筑府城“金城”,因诸葛先生七擒孟获后,在城南筑台结盟,因名“崧盟”。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建城